文章摘要: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开始实施,同时《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民事法律同时废止。《民法典》因涉及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称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其中有哪些内容法规是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呢?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开始实施,同时《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民事法律同时废止。《民法典》因涉及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称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其中有哪些内容法规是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呢?
1、居住权有所有权分离,买房时要搞明白
新《民法典》明确指出“居住权”,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另外,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简单而言,民法典将原来的“所有权”包括的“居住权”分离出来,体现对人权的尊重。以往买房就是买所有权,也是买来住的。现在不同的是,如果房子设立了居住权,即使买了这间房,也不能驱逐拥有这间房子居住权的人。
2、住宅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怎么办
新民法典在第二编的物权在第359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一般我们购买住宅的土地使用权是70年,然而到期后是否被收归国有,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直到今年新民法典的落地,可以为大家明确的是,到期将自动续期。还有什么需要注意事项?
3、结婚买房,房子还不一定是你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目前新民法典延续了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可以明确的是,结婚前,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买的房,并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房屋属于出资方子女的个人婚前财产,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也就是说,婚前父母帮买房,属于个人财产。然而,在现实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比如单方父母给首付的,或者双方父母均有出资等等。
4、房子不解除抵押,可直接过户吗
可以!《民法典》第十七章关于“抵押权”的相关规定中,在抵押中的房子可以带着抵押权卖,抵押权对房产的交易不影响,同时卖房子不需要取得抵押权人(这里主要指银行)同意,但是产权人卖房子时必须告知抵押权人。
其实还是简化了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手续,以前是必须还清房屋原有的贷款,才能过户,所以有了过桥资金,中介资金一说,以后可以直接伴随着房屋原有贷款,直接过户,更加便捷。
5、买房找中介,不能跳单?
对的!《民法典》对房屋中介也进行了明文保护。据《民法典》第965条规定,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由于中介合同可以随时终止,房屋中介费又很昂贵,在一些城市一套1000万的房子,中介费高达二三十万。
有时不免会有买家为了逃避支付报酬的义务,故意拒绝中介人已经完成了的中介服务,而后再与因中介而认识的第三人订立合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单。现在,这种现象被禁止。
6、小区公共部分广告收益,归业主共有?
是的!《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另外,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面积所占比例确定。
《民法典》还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7、出嫁的女儿,有平等的继承权!
新《民法典》明确了以下几种人,可以继承遗产:一是出嫁的女儿,有平等的继承权;二是胎儿有继承权,遗产分割保留其份额;三是侄子侄女可以继承叔伯遗产;四是城镇户口子女,能继承农村户口父母的房子。
因为重男轻女的缘故,作为女方的利益往往受到伤害,法律此次给予了女方受到的平等的保护财产的权利。
8、房东在租约期间卖了房,还能继续住吗?
根据《民法典》,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比如,租客与房东签订了3年的租房合同,但房东在这3年内提前把房子卖了,房屋所有权产生变更,这并不影响与租客的租赁合同。租客仍可以继续居住,直到租赁合同期满为止。
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出租人未通知承租人或者有其他妨害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情形的,承租人可以请求出租人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