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在此前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但是这句话放在现在已经不是很实用了,因为从目前房地产市场来看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都要看国家政策。只有跟着国家政策走,才能买对房。
在此前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但是这句话放在现在已经不是很实用了,因为从目前房地产市场来看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都要看国家政策。只有跟着国家政策走,才能买对房。
如果是刚需购房自住,房子还是早下手早受益,反正是自身居住,基本不涉及到后续转手问题,还能省下一笔不少的租房费用。
值得注意到是,当下行情中,刚需买房最好还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房产,没必要过度追求大城市化、中心化而去接高房价的盘,两头房价往中间收缩或将是楼市“趋于均衡”的一大趋势。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要是以后工资不涨怎么办?
现在国内房价普遍都这么高,在二线城市里面一套好一点的改善房入门级都在300万左右了,贵的5、600万甚至上千万都有。至于一线城市的改善房就不说了,那太远了,就拿这个300万的改善房来说。
如果是贷款去买这300万的改善房的话,那么贷款7成,210万,30年还完,月供是12000元左右,要达到这个月供的条件,那就是年收入在30万左右了,那么假定年收入30万,减去房贷一年14.4万,还剩下15.6万。
假定以后房地产是1%,那一年3万,还剩下12.6万,然后还有个税之类的,年收入30万但是到手肯定没有30万。
这么算下来,最后一年收入不到10万。
要是以后工资不涨了,未来长达30年都要背着房贷,真的不累吗?想想现在就这么点工资,那些厂都要撤离了,工资拿什么上涨呢?买房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如果背着那么多的贷款,买房还值得吗?可以这么说,这一轮楼市调控的本质,还是为了保护银行,让银行降低杠杆率。
因为大家可以观察一个细节,目前全国至少有7个城市出台了限跌令,甚至包括像沈阳、长春、哈尔滨、昆明等省会城市。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点,这些城市就算限跌了,依旧没有采取过去的那种降低首付门槛的手段来救楼市。
在2015年、2016年那次涨价去库存之中,很多城市为了救楼市,都是把银行买房首付从3成降到了2成,甚至还有一成首付买房的。
这次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个城市公开说要降低买房的首付,就像长春出台的政策一样,也只是说买房给50元或者80元的补贴而已,也没敢把3成首付降到2成首付。
这说明,现在调控的底线思维是不能给银行再加杠杆,房企要凉它就自己凉;房价下跌,购房者想要断供拉着银行一起下水,很显然的没门。
想买房可以,但是别把银行拖下水。
总结:现在还不能打击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不能让他们在房价永远涨的美梦中醒来,因为要是他们从房价永远涨的美梦中醒来的话。
想想以后会发生多严重的事情,大量的二手房泰山压顶,房价还能稳得住吗?甚至于,以后每年都要交房地产税、物业费、维护费等等的杂七杂八的费用,以后当房东这些都是必须开支。
等这些人反应过来,持有房产已经是一个亏本的事以后,再想要降价卖,想把银行拉下水,却只能发现银行人家已经安全上岸了,这个条船上原来就只剩下房东一个人了。
房租不让涨,房子又要收税,又不能做大房价泡沫,还要让房东觉得持有的是一坨金疙瘩,还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