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对于每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买房子都是一件大事。年轻人到了结婚的年龄之后,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买房子。但是如今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所以才会有“买一套房需要掏空六个钱包”的说法,而且买房者还要背上长达二三十年的房贷。
对于每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买房子都是一件大事。年轻人到了结婚的年龄之后,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买房子。但是如今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所以才会有“买一套房需要掏空六个钱包”的说法,而且买房者还要背上长达二三十年的房贷。
截止至今年8月份,我国楼市房价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房价整体呈现出平稳态势,我国房价上半年平均水平已经达到10702元/平,较第一季度下降298元/平。虽然下降不多,但足以说明目前全国房价正处于下跌趋势。
看似风平浪静的楼市表面,实则购房者与开发商早已坐立不安。首先,已购房者担心房价下降后会使自己的房产贬值。其次,原本想出手购房的刚需,在看到房价下跌后不得不再次陷入观望状态。第三,在楼市不温不火以及调控政策不断施压的前提下,开发商即便是降价促销,也几乎很难达到快速融资以及降负债的目的。
在通货膨胀作用下,如果房价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将意味着多数人手中的房产都会贬值。不仅如此,房产过剩问题也将会逐渐被放大,在制约新建商品房价格的同时,二手房市场挂牌与成交量也将会被束缚。
房价下跌所波及的并不仅仅只有中小型房企,许多龙头房企也赫然在列,例如万科、保利、碧桂园等,进入今年下半年后纷纷迎来降价,例如万科每平降低2890元、保利每平降低5202元、碧桂园降低280元等。
房价下跌意味着房企将无利可图,多数房企集体降价究竟是为何?难道真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实不然,开发商并非所谓“赔本赚声誉”,而是不得不降价。由于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小型房企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为缓解“三道红线”降负债以及融资贷款等压力,开发商不得不出此下策。据统计,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房企将会有1.2万亿债务到期,若不及时降价回款,部分房企甚至会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
对于刚需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已购房者而言却不怎么幸运了。山东有位购房者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刚刚买房不久,甚至连15天不到,房价下跌近32万,对此这位已购房者要求补差价,开发商是否应该同意呢?
今年5月份左右,家住济南的李先生看上一处面积102平的房产,售价为185.64万元。因为李先生经济实力有限,每月工资大约在1万元左右,从而选择了按揭贷款买房。
等到李先生办理贷款手续万事俱备,只差银行贷款审批时,他在售楼处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楼盘销售再度升级,折上折再降18%”。李先生立马拿出计算机算了一下,185万的房产降价至153万,在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内房价下跌32万,李先生对此后悔不已。
房价下降如此之多,李先生找到营销人员要求退还自己购置房产时与现在的差价,而营销经理做出的解释是,此次“折上折18%”并不是针对所有房源,只是针对像顶层、一层、4层、18层这类极不容易出售的房产,对于其他正常房源则不会享受这次折上折优惠。
而李先生却觉得,营销人员并没有具体说明哪些房源享受折上折优惠,在多数购房者看来其实就是普降。人们普遍具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房企的这次行为无异于对外宣称李先生所买的这所小区已经严重缩水32万。在李先生看来,开发商应该给予补偿。
而开发商是否应该补这个差价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种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但至今没有一例补差价的情况。
所以在今后买房时要尽量做到使房产保值,不至于像李先生所购置的房产一样贬值如此严重。
1、买房前切记要做足功课。房产作为大宗商品,在购买时并非是件小事和易事。在购房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分析未来城市规划以及房价走势等,切不可盲目跟风买房。除此之外,在购房时尽量选择一些知名房企,毕竟现在许多中小型房企资金流脆弱,甚至部分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等情况。
2、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考虑充分,慎之再慎。就像上述李先生所遇到的情况一样,开发商根本不可能补差价。不过在购房之初签订合同时,可以签订相关的保价协议,即在一定期限内如果房价下降一定比例,则需要开发商承担相应部分的差价,这样一来就可以尽量避免李先生所遇到的这类麻烦。
3、买房后要以平常心对待房价问题。随着国家不断对楼市加码调控,房价已经基本趋于稳定,近年来因为房价下跌导致业主大闹售楼处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过这种事一般以炒房投资客居多,而刚需购房者则几乎没有。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在我国有超过80%以上的购房者,买房是以投资为目的,而真正的刚需自住者仅仅占到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