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年初的两会上,“房住不炒”被再次提及。今年长沙的楼市开局也确实不一般,从相关统计数据上看,春节期间长沙共计成交商品住宅363套,成交面积4.89万方同比去年分别上涨808%和789%,之前观望情绪浓厚的购房者也加速入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年初的两会上,“房住不炒”被再次提及。今年长沙的楼市开局也确实不一般,从相关统计数据上看,春节期间长沙共计成交商品住宅363套,成交面积4.89万方同比去年分别上涨808%和789%,之前观望情绪浓厚的购房者也加速入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政策频发,观望群众纷纷入市;
2、网传限价地16000?不限价更慌;
3、购房选址逼近三环;
4、房价稳步提升,10000元/㎡以上成市场主流。
政策频发,观望群众纷纷入市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各城不断发布限购政策,其中以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为首,住建部副部长甚至赴一线进行督导,给楼市降温。
1月21日,上海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官宣了10大新举措。
1月22日,合肥五部门发布打击哄抬房价的文件,坚持房住不炒。
1月23日,深圳住建局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查和管理的通知》。
2月8日,为促进二手住房市场信息透明,理性交易,经市政府同意,深圳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这些热点城市加码楼市调控,很明显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掀起一场“调控风暴”,试图抑制住纷纷涌现的投机需求,而房住不炒依旧是当前的主基调。反观长沙,作为首批开启限购限售模式的城市,甚至引得上述的一线城市远赴前来学习相关经验。
长沙,作为一个让炒房者有去无回的城市,也让那些一直在观望,期待房价会下降的购房者纷纷入市。
因为他们已经彻底明白,在如今的政策背景下,房住不炒是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不会大涨,自然也不会大跌,但随着长沙整体发展越来越好,房价只会适当合理小幅上扬。也正因如此,房价下跌的梦想破灭,认清了现实后,自然是抓紧入市。
网传限价地16000?不限价更慌
2020年,3宗14800的限价地出世,引发争议!有人到市长信箱询问,限价地价格越来越高,是否违背房住不炒的主旋律?
而市长信箱对此则是回复道:“监测成果数据显示长沙市地价水平和地价变动情况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目前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未对长沙市地价变动提出质疑。”
随着14800的项目出世,在年前更是网传桐梓坡16000的限价地要挂牌,限价地从万元以下到13800,再到14800,冷不丁冒出一个16000,虽有炒作嫌疑,但也似乎合情合理。
限价地的价格不断拔高,加快了购房群众的入市节奏,暂时没有购房打算的也早早将购房提上日程,害怕今日还看不起的版块,明日就会让自己高攀不起。这也成为了春节成交破新高的原因之一。
虽然年后桐梓坡地块正式出让,并未出现网传的限价16000,也未明确确定限价价格,对此政府这样表示:
住宅(毛坯)最终销售均价按我市政策进行价格监制!
对比限价来说,不限价似乎更加令人忐忑,虽然有政府进行价格监制,但这样的地段,加之完善的配套,价格极有可能再创新高。
购房选址逼近三环
在2018年以前,梅溪湖与金星北似乎是人们对河西能接受的最远版块。后来,洋湖、含浦、金星北等版块也逐渐被人们接受,那时候暮云还是不毛之地,大王山、谷山、丁字镇等地很多人更是闻所未闻。
谁曾料想,短短几年时间,这些版块的限价纷纷破万,洋湖那几个曾不被人看好的楼盘也都要进入清盘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13800的限价项目。2020年,大王山的恒大文化旅游城、恒大滨江左岸、月亮岛万科滨河道等项目销售成绩都有目共睹。
曾经的二环内早已寸土寸金,人们不得不将选址地从二环内扩大,现在已经扩至三环外,暮云、大王山、谷山、麓谷等地成为了新的刚需置业热点。
曾经洋湖、梅溪湖、含浦、开福北等地的购房者庆幸自己买得早,不然同样的价格,现在也许只能置业在大王山、丁字镇等地,而还未买房的也在抓紧时间,害怕有朝一日,可能买房只能选九华、湘阴等更远离市中心的版块。
房价稳步提升,10000元/㎡以上成市场主流
伴随长沙市场房价的整体提升,1万/㎡以上楼盘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力军。据长沙楼市情报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沙在售的住宅项目中,有118个房价在1万/㎡以上,房价在8000元/㎡以下的楼盘仅41个,万元盘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8000元/㎡以下的楼盘虽然有41个,但主要集中在望城和长沙县,这类楼盘统一的特点是以6字头为主,基本沿着长沙市区外围布局,距离主城区较远,周边的配套基本处于建设中,生活不是那么便利。
这意味着,刚需逐渐被内五区所抛弃,向城市外围延展,未来刚需买房会越来越偏僻。